首页-3分3D注册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底色,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等为抓手,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结构,以高品质国土空间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城乡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两山”转化路径,以多样化的生态产品和地域特色创造和提升空间价值,推动自然资源向资产、资本、资金转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国土、智慧国土建设,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纳入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努力做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和引领者。(陈瑾对此文亦有贡献)
“象山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围岩稳定性差,最小埋深约2.06米,安全风险极高,是难啃的‘硬骨头’。”中铁十二局黄茅海跨海通道T7合同段项目负责人张利涛介绍道,“我们引进的三维激光断面扫描仪,可对隧道初期支护面进行激光3D扫描,进而生成3D模型,通过与隧道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准确分析出隧道初期支护面是否超挖或欠挖,及时调整开挖参数,提高施工质量。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激光防坍塌扫描仪,监测设备对隧道内部数据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实时监测隧道洞身支护结构和围岩状态,实现对隧道施工的超前预控和全过程动态管理,有效防范坍塌事故发生。”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提高20个百分点,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69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居中国第一;累计治理石漠化1.31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减幅达43%,石漠化治理面积居中国第一;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绿色经济占GDP比重达45%;“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欧阳易佳)今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组织编撰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这是我国首部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