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娱乐手机app下载·(中国)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第三十一条 在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损害事实成立,但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等数额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范围和程度等已查明的案件事实,结合生态环境及其要素的稀缺性、生态环境恢复的难易程度、防治污染设备的运行成本、被告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益以及过错程度等因素,并可以参考负有环境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意见等,合理确定。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是实现重大转变的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据悉,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底色,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等为抓手,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结构,以高品质国土空间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城乡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两山”转化路径,以多样化的生态产品和地域特色创造和提升空间价值,推动自然资源向资产、资本、资金转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国土、智慧国土建设,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纳入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努力做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和引领者。(陈瑾对此文亦有贡献)
保护和发展林草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必须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林草工作提供坚强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履行职责,通过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林草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加强检察机关与林草部门良性互动,协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以法治护航林草资源保护发展,对提升林草治理水平和监管能力,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有重要意义。